不得不承认,近两年我们都被消费升级的假象蒙蔽了双眼,衣食住行,越来越多人在关注品牌知名度与产品的颜值,诚然,品牌知名度越高,越代表其实力越强,越有能力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但现实与理想有时候却大相径庭,拿茶行业来说,重包装设计轻产品品质已日趋严重化,消费升级搞不好就成了茶企与消费者的隐藏陷阱。 什么是消费升级?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就是当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时候,需求品质更高、服务更好的产品来满足人们的精神层面需求。当然,消费升级的基础建立在产品品质更高、服务更好,至于消费者会不会为了提升的产品品质与服务而愿意额外花费更多的开销,这是不一定的。 茶行业往往因为消费升级这么一个趋势,想方设法来对品牌进行升级,但过多的企业却仅仅从品牌形象与产品包装上下功夫,错误的将消费升级理解为外面光,茶叶还是原来的茶叶,甚至因为品牌的升级增加的额外费用、高昂的广告费与豪华的包装成本不得不降低茶叶的品级,而来满足市场并不认可的高价低质的需求。 丨你花钱买包装了吗?丨 一些茶叶店或商超的在售茶叶存在过度包装现象,就是俗称的大包装小产品。 姑苏区抽检样品中有5批次的茶叶礼盒,空隙率在50%至62%之间,相当于包装内一大半是空的。而按国家强制性标准,茶叶的包装空隙率不得大于45%。 “包装空隙率”是指茶叶初始包装与最外层包装盒之间的空间所占比例。 一些企业为了规避标准,还在有意识得打“擦边球”。 比如在茶叶礼盒中附赠茶杯,同时在礼盒标签上将茶杯作为赠品列明。根据相关标准,标签中注明的“赠品”可以计入商品初始包装体积,以此方式降低茶叶礼盒的“包装空隙率”,变“不符合”为“符合”。
丨高档茶的实际价值与市场价相去甚远丨 茶叶包装空隙率过高的产品,往往包装十分精美,材质华丽复杂。经过真空包装的茶叶被置于铁盒内再装进礼盒,礼盒饰以缎面华贵非凡,价格自然也不俗! 大多数相对其他同样规格的样品价格普遍偏高70%左右,这导致消费者的钱有一半甚至更多是买了包装。 而按照国家标准委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规定:茶叶的包装不能超过三层;包装成本不应超过商品出厂价格的15%。
不仅如此,有的人甚至拿一些品质一般的茶叶进行再包装。茶叶质地马虎,价值50元一斤,却能借包装之美,卖出一两千元一斤的市场价。 丨你到底是在送包装还是送茶叶丨 小众的,与众不同的东西是现代很多人追求的,觉得很高大上、个性化、有面儿,能从某方面彰显个人身份,但是如果你得来的东西不是实际的情况,这个BUG是不是有点大了? 另外作为消费者,一到逢年过节总会想给亲戚朋友送点什么,茶叶近些年逐渐成为主流礼品。很多顾客不关注茶叶品质如何,只关心包装好不好,能不能达到送礼面子上的需求。这个出发点作为经营者无法控制,如果说你就想送包装,那茶叶作为核心价值的产品已经无意义存在了。你的发心点直接决定了有时候你会买到什么品质的茶叶,不是整套茶叶礼盒越贵内装的茶叶品质就越好,这个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那么,你想喝茶还是想“喝”包装呢? 丨如何看待茶叶包装?丨 笔者一直相信哪里都有好茶,哪里都有认真做茶的人,不过独木难成林,茶品的印象不是产了好茶,有几个人做出好茶就ok的。一个地方的茶好不好取决于更多人对茶的态度。 在传统的制茶技术之上,应该要更加懂得研制和开发,如何能让人感受到制茶茶品态度的认真?没有创新,缺乏推动力,如何能有建树?对于传统的产品又缺少保留和精进,只能一味的仿制,一味的抄袭,不知道在传统的基础上,依据实际情况开发,如何看得到未来?而包装恰恰体现了其中的一些内在。 不要让一手好牌都打烂在了手里,努力去做茶品推广、茶文化推广,让茶叶内质与外包装能协调统一。 总之,不要盲目在意包装或茶叶内质,推广茶文化产业是需要各方面促进的。在送礼时不要重包装、轻内质,重点是送的茶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最后让客户来找你第二次,基本你就成功一大步了。
|